身為一個名詞糾察隊,我又要氣死了🙄
再說一次唇彩、口紅的範圍應大於依據質地細分的唇膏、唇蜜、唇釉、染色唇彩、唇露...等族繁不及備載。每次看到人家分享愛用唇膏,裡面沒有一支質地是固體我就一把火燒起來。
散粉就是中國用詞,台灣人沒有在用散粉的,台灣叫蜜粉,餅狀的就是蜜粉餅,鬆粉狀的就叫蜜粉; 高光也是中國詞,台灣叫做打亮; 啞光也是中國詞,意思是霧面,台灣人看不懂。
什麼? 你說我不是也看得懂? 我看得懂不代表台灣人都看得懂,我看得懂純粹是因為我熱愛化妝品,所以會去接觸一些國外的知識而已,謝謝。
除了質地跟型態上,應該用不同的詞彙表現之外,我認為根據所在地使用"正確的"名詞也是很重要的,有些地方由於語言相通而使文化入侵這件事變得更加容易,例如中國與台灣,因此用詞應該更謹慎,尤其是媒體,然而資訊接收端,也就是讀者,也不應該抱持"沒關係啦反正看得懂啊"的心態,很多事情都是溫水煮青蛙,懂?
--
不要跟我說政治歸政治,政治即生活,啊,又要掉讚了吧😏 沒關係啦,先學會話好好講喔^-^